台灣屏東栽種的可可豆
大家都知道巧克力的主要成份是可可豆,但是你有見過真的可可豆嗎?
上星期去台南南紡購物中心,在四樓還是五樓的特賣區看到一攤擺著奇怪果實的攤販,黃綠紅各種顏色都有,本來以為是酪梨,一問之下竟然是可可豆?
據說在樹上還沒成熟的時候,外皮會是綠色或是紅色,成熟時都會變黃色。
這拿起來的手感也太特別,大小相當於是一個金煌芒果,表皮很粗糙。
有個表皮把切開的樣品,可以看到裡面的可可豆,尺吋大概是個杏仁果這麼大。外層包覆著一層果肉。
至於外皮這麼厚,有什麼特別的經濟價值嗎?答案是只能堆肥了。
之前行遍天下有為他們作過專題報導--屏東可可--台灣巧克力,很顯而易懂的標題,但是後面還有更多的故事。
由於近年來消費者越來越有健康概念,吃檳榔人口下滑,檳榔的銷路也變差,在屏東一帶原本栽種檳榔的農青們便思考可以作怎樣的轉型,可以保有當年賴以維生的檳榔樹,又可以增加經濟價值?在作了許多研究後,發現屏東的高溫很合適種植可可豆,而檳榔樹下的陰影又剛好可以保護可可豆的幼苗,約三年後長成就可以採收。
但是很多農友種可可之後,發現不知道要賣給誰?因此他們2016年中成立了家公司--好時丰農,專門開發各種使用台灣可可豆所製作的商品,再與農戶契作可可豆,增加農戶收入。
繼續看一下可可豆的故事.... 咖啡和可可真的是好朋友,很多東西都很類似。
攤位四週放了很多宣傳資料,想要進一步了解可可豆的人可以參考。
可可豆的擴散路徑圖。據說發源地是中南美洲,擴散出去都是熱帶、副熱帶地區,比較特別的是歐洲竟然也有?
類似咖啡豆有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,可可豆原生種也有三個品種(名字不記得,有興趣可以自己參考維基百科)
可可豆的製作過程
看起來是不是也很像咖啡豆製作過程?
可可豆的風味輪
店員說,氣候影響味道最大。因為是自然發效,每個地區空氣中的菌種不同,發酵出來的風味也會有所不同。以台灣來說,味道會偏右下角的位置,會有酸甜感。
桌上還有個很特別的道具,猜猜作啥用的?不是不求人,和可可豆的製作有關。
據說是馬雅人用來槌打可可豆將外皮搗碎用的工具。
目前已經開發的產品:
可可豆
烘乾的可可豆的味道好特別。帶著豆膜,一口咬下去,先是酸酸的香氣,略帶苦味,等到嚼到果實部份,先是酸味和著些碳燒味,不斷嚼後,可可豆的味道會整個化開滿嘴,像是吃很醇巧克力的味道,很類似喝咖啡的感覺,只是完全不會有甘甜味。
所以,如果需要提神,又沒有時間去泡咖啡的時候,吃上一顆效果應該不錯。
至於可可豆有什麼功效?為避免有廣告嫌疑,或是被衛服部關照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google搜尋一下。
可可豆膜
其實有作成茶包,但是缺貨。現場有試飲,一小包可以泡1000cc,味道汎著淡淡的果酸,和可可豆的香氣。非常特別的清新味道。
可可粉
好奇問了店員,是否可以用咖啡的磨豆機就可以自己磨?答案是不行喔,因為可可豆的油脂太高,出油過多會把磨豆機弄壞,一定要作過初榨(怎沒看到可可油?)後才能研磨。
其他產品,還包擴有牛嘎糖、土鳳梨酥等。試吃還不錯,不過這些我比較沒研究,就略過了。
很特別的產品,如果大家有去台南南紡購物中心,可以去看看。
台灣的農業經濟需要大家的支持,也是和食安相關的議題(這是我一直很關注的點:透明烤箱嚴選食材也是我很推薦的),至少我們看得到最原始的東西,知道他們的材料的安全性。他們很老實說,不敢說是有機,畢竟就算你不用農藥,隔壁農田用了也會漂過來,不過可以說是無毒的。
店家資訊:台灣可可&台灣真巧克力facebook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