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ue Moon Institute藍月 『莓果派對』(非洲豆)
搭聰明濾杯Clever Dripper沖煮出手沖般的好味道
-- 入口莓果香氣,不酸不苦不澀,對黑咖啡完全改觀 --
上個月去參加Opus#1播放器的試聽會, 老闆招待喝了一口手沖的莓果派對... 入口的香氣和甘甜,那裡是黑咖啡?一問之下,說是用聰明濾杯壺沖泡的,聽說作法比手沖簡單,於是就買了個聰明濾杯和一包莓果派隊回來作實驗。
去日本黑部立山/合掌村/金澤兼六園旅遊時,就帶著聰明濾杯、濾紙和磨好的咖啡粉去做實驗。出國之前沒有問清楚正確的作法,只上Youtube看了香港網友分享的影片教學,水溫85度,泡一分鐘[大誤],結果味道出來好像被封印,只有香氣,但是醇味完全出不來?還好帶出國的是之前沒有喝完的佑品咖啡的西達摩,是因為豆子放太久嗎?
回來台灣後,一問之下,才知道之前的認知整個大誤,水溫不夠,粹取的時間也不足。也下就來作個正確的示範吧!
Blue Moon的莓果派對。外袋印著大大的Blue Moon Logo。
關於Blue Moon的報導請參考這篇:[台北市-天母]Blue Moon Institute藍月學院精選咖啡館-最香醇的英語學習環境。
一開封,馬上聞到甜甜的味道,這是咖啡的味道嗎?爆肝我喝了十幾年的咖啡,直到去年底才開始嘗試中淺烘,雖然已經可以慢慢瞭解咖啡不是只是像曼特寧或曼巴的碳燒味,也可以品味出柑橘、可可、堅果、柴燒各種香氣,但是像草莓果醬般甜甜的味道,還真的是第一次聞到。
豆子看起來很飽滿,沒有蟲蛀或是破裂,也沒有太多的雜質,應該是精選過的豆子。
以飛馬牌磨刻度四磨出來,顆粒看起來很不均勻,看來真的要考慮來換一組小富士了。
準備物品:聰明濾杯手沖壺、濾紙、熱水壺、溫度計。
首先,先將熱水加熱。沖泡的水量約豆子量的15倍。可以多煮一些後面暖杯之類會需要用到。
在煮水的同時,先把濾紙邊緣折起來,這樣可以增加濾紙邊緣固定在濾杯內側。
折好後,展開放入聰明濾杯中。
水煮開後,先將溫度計插入。沸水果然是100度,溫度計真的有準喔~ 如果不是100度就要工具校正溫度計了。
先注入些熱水,將濾紙的味道洗掉。(如果不介意可以省去這個步驟,反正等水涼也要時間,就假裝專業沖一下吧)
放到咖啡杯上就會自動從底部流出,順便暖杯。
接著,把磨好的咖啡粉倒入洗過的濾紙中。
待水溫降到92度~95度間,就可以開始沖囉!或許應該叫『泡』吧~
如果沒有溫度計,我計算值大概是煮開後在常溫(現在是夏天,室溫超過28度)下約5-6分鐘就會降到95度以下。
畫圓狀注入適量的水高過咖啡粉,讓所有的咖啡都浸泡到,以免中間會有過多的空間吸水不均勻。
然後讓他靜置一分鐘。
一分鐘過後,第二次注水到合適的水量。粉水比建議1:15,可以多試幾次就會知道最佳的水位。
把蓋子蓋上讓他保溫,靜置2.5分鐘。可以用手機內建的計時器,滿方便的。
時間到,開蓋後用湯匙在表面稍微來回畫幾下。千萬不要挖到底部的沉澱咖啡粉。
放到咖啡杯上,沖泡好的瓊漿玉液就會從底部流下來。
大工告成!
扣除等待水降溫的時間,整個沖泡的過程不到五分鐘!
用威士忌杯來當聞香杯挺好的,細細的杯口,把所有的香氣凝聚在一起。順便可以看一下這琥珀色的黑金。
這飽滿的香氣,根本不是咖啡呀!
飲啜一口,飽滿的莓果香氣帶著微甜的味道,漫延擴散在整個嘴巴中,清閒的周末早晨來上一杯,整天的心情都會愉快起來!
除了強烈到無法掩蓋香氣甜味,到中溫後優質的果酸也會慢慢鮮明起來。至於醇味是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的。
今天下午用美式咖啡壺煮了一杯,入口就會有薄薄的苦味,不像巧克力,比較像是青草茶入口的甘苦味。
據說,用聰明濾杯方式,只要水粉比例固定,水溫時間固定,沖泡出來的味道是很穩定的。
聰明濾杯另一個好處是變化性,除了浸泡方式外,也可以直接把他放在杯子上,當作手沖杯使用。這是下一階段要挑戰的目標了!
摘要說明聰明濾杯壺(Clever dripper)的使用方式:
前置作業 | 第一段粹取 | 第二段粹取 | 完成 裝杯 | |
內容 |
-磨豆子 |
將所有的咖啡粉 都浸泡均勻,並 避免產生氣泡 |
加注到合適的水量, 加蓋浸泡 |
開蓋後,以湯匙在表 |
時間 | 1分鐘 | 2.5分鐘 | ||
注意事項 | 水粉比15:1 | 水溫92-95度 | 不要過度翻攪 |